close

  過去30年,廣東要不要搞工業一直是有爭議的……廣州如果把工業、先進製造業這塊丟掉,就應了古代一句成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陳建華
  南都訊 記者裘萍 通訊員穗府信 廣東省10月15日召開加快先進裝備製造業發展工作會議。8天后的昨日,廣州市召開加快先進裝備製造業發展和推動新一輪技術改造工作會議研究落實。廣州的宏偉目標是,到2017年實現先進裝備製造業產值超1.1萬億,全市6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除了繼續做大做強汽車產業,廣州要將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製造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高端製造業努力打造成廣州新型支柱產業。
  將高端製造業打造成廣州新型支柱產業
  10月15日召開的廣東省加快先進裝備製造業發展工作會議上透露,廣東將把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打造成全省經濟結構調整的新亮點,推動全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轉型實現新突破。
  “省里召開的工作會議針對性很強,經過15年的發展,廣東發展先進製造業和技術改造跟江浙、山東等地明顯拉開了差距。如果沒有先進製造業和技術改造,靠‘三來一補’、加工貿易始終難持久,差距也將繼續拉大。再這樣下去,廣東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會受到很大影響。”廣州市市長陳建華透露,廣州近期將出台《關於加快先進裝備製造業發展和推動新一輪技術改造 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工作方案》。
  記者在會議印發的《方案》征求意見稿中瞭解到,廣州將通過兩大抓手促先進製造業發展。一方面,繼續做大做強汽車產業,加快推進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發展,力促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和產業化;另一方面,改造提升並壯大傳統裝備產業規模,將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製造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高端製造業努力打造成為廣州新型支柱產業。
  廣州的宏偉目標是,到2017年,力爭先進裝備製造業產值超過1.1萬億元,建成國家重要的先進裝備製造基地,全省智能裝備製造業發展的先行區,華南地區工業企業人生產、應用、服務的核心區,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基地初具規模。
  到2017年,推動全市60%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累計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75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5%以上,50%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提高5000元/人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3年下降12%。
  在50多分鐘的總結髮言中,陳建華主動提及一個爭議話題。“過去30年,廣東要不要搞工業一直是有爭議的。作為一個中心城市,華南地區最大的製造業中心之一,廣州如果把工業、先進製造業這塊丟掉,就應了古代一句成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他強調,廣州各級部門都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任何虛化、淡化對工業的支持,都是要不得的錯誤思想”。
  “今年1至9月,廣州全市工業投資420多億,可能還不到國內一些大城市一個月的工業投資額,”陳建華稱,廣州要徹底扭轉這一局面,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廣州工業有短板,但沒包袱
  他分析,廣州工業的科技化水平提高很快,但短板很明顯:一是產值最高的汽車產業主要依賴外企品牌和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強,自主品牌影響力還比較弱,“傳琪還不錯,但要成為中國和世界響噹噹的品牌還有差距”;二是電子產品製造業雖然塊頭大,但多是貼牌出口加工型企業,技術根植性不強,受國際市場影響大,“石油化工也有一些品牌,但還是以傳統的為主,技術含量不高”;三是新能源汽車尚在起步階段,缺少核心技術和實力強的龍頭企業,“花都的東風啟辰,還有我們和比亞迪合作的新能源大巴,現在都還不成氣候”;四是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亟需完善,技術創新能力薄弱,基礎件基本靠進口;五是廣州從2007年開始工業投資增速低於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廣州有短板,但沒什麼包袱,”他話鋒一轉,談及自己前不久到北京考察的收穫,“京津冀地區工業包袱挺重,造船、水泥、鋁材等基本都是過剩行業,這些地區雖然有很多‘大塊頭’工業,但有轉型轉產問題。”
  “廣州的短板,是增長的短板,還在成長,加以扶持就可以,”陳建華稱。
  “大家可能不知道,廣州擁有中國最先進的軌道裝備生產體系。我們建地鐵,只有一個信號系統需要採購。最近,我們準備跟上海企業合作,如果合作成功,我們的軌道裝備生產將實現從設計到生產全連條覆蓋,基本上沒有一樣東西需要求人,系統集成在全球範圍內應標。廣州只用了20年,就連軌道交通裝備中的盾構機都實現了‘自產’,”陳建華舉這個例子說明,“廣州可以是發展先進製造業的沃土。”
  [觀察]
  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明顯落後國內重點城市
  2013年,廣州的工業投資額682.9億元,同比增長11.2%,工業技改投資完成129.2億元,同比下降21.2%。今年1至8月廣州市工業投資額350 .5億元,同比增長7.14%,工業技改投資額65.4億元,占工業投資比重僅為18.67%。
  2007至2013年,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9大城市中,廣州投資效率較高(僅次於深圳),投資效果繫數達0.747(天津為0.267,重慶為0.314),工業投資效益較好。
  廣州市經貿委分析認為,思想認識還不到位,一些區(縣級市)政府部門一談到發展經濟,更多的是想到新上項目,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在原有基礎上的改造升級,“重新建、輕技改”的思想還一定程度存在。
  “十一五”以來,工業投資年均增速為7.9%,低於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5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速從2007年開始被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工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2005年的24.5%下降到2013年的15.3%;工業技改投資年均增速僅為4.1%,與全省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13.9%相比形成較大反差,占工業投資額的比重由2005年的25.1%下降到2013年的18.9%。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與全省及國內先進城市相比差距明顯。
  從資金來源看,2013年企業自主資金占86.97%,國內貸款占8 .23%(2005年國內貸款占比18.3%),通過發行債券、上市融資、設備租賃渠道等渠道籌集資金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差距明顯。
  本版採寫:
  南都記者 裘萍 通訊員 穗府信  (原標題:先進裝備製造業產值2017年力爭超1.1萬億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j13ejvpj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