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愛博裝潢士(11)
  這篇文寫了我也不敢貼微博上,因為肯定找罵。但這也阻擋不了我看到那麼多小題大做的自以為是的半吊子心理學家的母親們關於孩子教育長文的那種頭疼、並忍不住要說說自己住商婚禮顧問公司感受的願望:中國現在很多“覺醒”的母親們在反思自己的童年教育充滿了刻骨的遺憾和後怕,在對自己的孩子如何教育的問題上簡直陷入了矯枉過正的深坑,這是病,得治!
  這些半路出家的教建築設計育家在當了媽媽之後就開始拿自己孩子當樣本進行分析,其初衷是要糾正中國舊式父母的那種粗暴高壓,這是很好的,但由於用力過猛,從文中的經歷可以看出,她們把童年的陰影看成全然的挫折與萬惡之首,希望創造出一個盡可能不給孩子潛意識里造成任何壓抑和錯亂的環境,但恕我直言,這是錯誤的,偷投里(totally)是錯誤的。
  一篇大量轉發的長微博里,某著名母親分析了一件前兩天下午發生的小事,一個孩子錯誤地描述了他經歷的事件,媽媽發現了婚禮道具他描述的錯誤,然後就“為何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展開了魔界一般的旅程,看完那幾千字的文章後我都快虛脫了,她用福爾摩斯的方法還原了一個“冤假錯案”,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重建了孩子這段話語描述背後錯亂的成因,獲得了很多好評,很多媽媽引以為教案經典,嘖嘖稱贊——我沒看過金田一和柯南,也對福爾摩斯不瞭解,但我瞭解弗洛伊德、拉康和榮格,精神分析不是任何人都能使用的工具,這把屠龍刀早就被證實會誤傷無數,審視這個媽媽的推理過程我感到難過,完全是一次拙劣的模仿,真的不要繼續下去了。
  首先壓抑並不是一個純粹消極的事件,通俗說來,很多中國孩子的正常訴求和欲望被壓抑,但也是許多的壓抑形成了一套被世人和文化所認可的行為準則,這並不僅僅表現在遵紀守法上,這也表現在對人性寬容度的包容上。努力為孩子製造一禮服個公平的世界是很不錯的,但不能任何一個事情就拿弗洛伊德的方式去解讀。這就跟不能拿放大鏡去觀察食物才吃進去、不能長期住在無菌環境中是一樣的道理。更科學地來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在現代心理學體系里因其不可量化等原因已經落伍而不再廣泛使用。
  其次,網上還有兩個“大V”的育兒理論也很受熱捧,恕我直言,看著我頭疼,尤其是一種聲稱“關係包括教育”的理論,我就敢大聲說一句關係和教育絕不存在誰包括誰。童年幸福和童年不幸福對於一個孩子的得失都是相對的,而且基本是平衡的,就像一個人有蓬勃的藝術創造力但情感方面永恆有缺失,以及一個人“人格極其健全”(看上去)但除此之外平平無奇,上帝就是這麼公平。
  況且,教育的事情自然而然,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這種全心全意滿腦子只有孩子,與只顧事業不回家是一樣的,都是病,得治!
  □尹珊珊(大學教師)  (原標題:想過頭了就是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j13ejvpj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